山东体育学院三下乡:寻军旅红嫂,领悟红嫂精神
中国青年网沂南县7月18日电(通讯员刘玉腾)“蒙山高,沂水长,好红嫂,永难忘”,临沂红嫂,她们敬党、爱党、拥党,将自己一生的热血和精力,甚至是生命都投入到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中。为了寻找军旅红嫂,领悟红嫂精神。山东体育学院山河梦幻,红途经典服务队于2019年7月17日,来到了红色老区沂南县常山庄村进行走访学习。
刚到村子,我们便拜访了红嫂祖秀英老人家。
祖秀英老人1920年生于马牧池万粮庄村,19岁嫁于常山村游击队员苏和平为妻。虽然祖秀英老人已经离世,但是祖秀芳老人的孙子为我们讲述了老人家不怕劳苦,一心为党的忠诚奉献故事,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了祖秀芳老人为革命事业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。祖秀芳老人的孙子为我们讲述道,当时开国将军王建安的第一个儿子王西波就是由她抚养。为了让王将军无后顾之忧,她视王西波为己出。在那个年代,百姓生活困苦,更何况还要养活一大家子人,但是,只要有一口吃的,祖秀英老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王西波。正是由于祖秀英老人无微不至的保护,王将军才能毫无顾虑的在前线指挥战斗,并最终赢得战争的全面胜利。叙述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红嫂们为革命胜利、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的无私贡献和那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,红嫂精神让人为之振奋和感动。
虽然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,但是以祖秀英老人为代表的这种无私奉献,勇于牺牲,报效祖国的红嫂精神,通过他们的子女延续传承,已经成为一种家风,传承下来,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。志愿者们也通过他的讲述,对红嫂做的伟大事迹有了深刻的了解。祖秀英老人的事迹是众多红嫂中的一个缩影,正是这些老区人民对党的支持,我们才能拥有现在的美好生活。
下午,我们参观了常山庄红嫂博物馆,跟随讲解员的解说,我们详细观看了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。结合常山庄的现在发展状况,我们发现,常山庄已经把红嫂精神作为一种村风来发展。村里通过定期搞红色主题的活动、讲红嫂事迹记入村史中、在村里张贴有关红嫂的宣传资料等等活动,来激励新一代的年轻人,发扬红嫂精神,让红嫂精神传承一代又一代,生生不息。
通过一天的参观学习,我们对红嫂精神有了更加深刻透彻的认识––无私奉献,勇于牺牲,报效祖国。在今后,我们也会更好将这种精神运用到生活与学习当中。